点击此处关闭窗口

正在与服务器连接,请稍候……

[9] 还是“逻辑”
谭湘源 2007-12-04 02:25

  昨天发了一段看起来似乎有些莫名的文字。实际是当天我又去见了罗兰,一同碰面的还有另一位女博士,两位博士对于“逻辑”力量的推崇不由让我生堵,回来后坐在黑暗里闷了半天,终于决意一早出来贴上这么一篇。我曾经很迷尼采等一众哲学家的写作方式,以一二三的小段落让人能够按着节拍一样的方式或大悟或更迷惑,以前的Thinkingin版本中还有意给自己安排出这样一种形式,显然后来是变形了,不过这回是纯正的模仿了,但我却已经过了迷恋这种形式的阶段。所以对现在的我来讲,这是个极端的表现形式,我现在要把它缓和出来。

  博士们对于逻辑的爱好是一种职业的本能。如果不常以逻辑来思考问题,即使被称为学者,我们也可认为他或她不过是扯着虎皮装模作样而已了。上回和冰河去罗兰家里,大家很开心地玩了晓非与罗兰推荐的一个“猜骰子”的游戏,这是个表面看起来很简单的游戏,可是内中却深含概率计算及人性猜测的要素,与大家经常玩的“杀人”又有另一番味道。概率,在单个事情上没有意义,但却被用来在游戏中进行判断,所以即使最后赢不了,但若是在概率上的逻辑是准确的,那么失败者仍会有另一番隐藏的“胜利”之心,因此只要用心,人人均可在其中得趣。“逻辑上取胜”,大概是喜欢该游戏者心中之最爱。

  以逻辑掌握所有可能掌握的要素,将不可预知的东西大方的交给上帝。如果经常这么想,你就会觉得自己一天比一天更为强大,因为已经握住了上帝可以让你决定的那一部分权利,甚至可以推断,随着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将从“上帝”手中攫取越来越多的这种权利;如果经常这么想,你还会觉得少了许多焦虑,因为焦虑往往来自于未来的不确定,既然可以确定的都以逻辑确定,不可确定的想也没用,那么还有什么理由放不下呢?这位女博士(其实她年纪比我小,我这么说并没有划分阶级界限的意思)当天就提到自己还不够强大,我想她想说的应当是自己在逻辑上掌握的工具与方法还不够多,但随时间发展,她可以“逻辑”把握更多的事情。

  然而大家开心地聊着,有理有据,可我心中就是在莫名抵抗,我觉得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回去的路上,突然想起自己经常看到一些优秀的艺术创作品被评论家从各个角度“肢解、剖开”,心中往往会为该艺术创作者默哀。我意识到,艺术成其为艺术的一种最重要的本质是它的整体性,它是一个整体放在你面前,丢弃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破坏其艺术性。好比有人让我讲我正在玩的《大航海时代Online》到底好在哪儿,每当我试图解释时,都会发现:没错,我确实讲到了一些要点,例如在加勒比海弗拉明戈风格的吉它背景音乐、在东南亚那一派水乡的风格、那些你看到的仿真的欧洲大城市与历史遗迹、那些你开着船孤身一人遥望远方海天相接的感觉……可是我都发现无论如何解释都会失色,是的,我没法传递一种“整体感觉”,这种感觉,只能由亲身去体会才可得到。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逻辑对整体分割所带来的损害是完全可确定的。

  女孩子们在这方面的体验或许更为深刻。当你的另一半,试图将生活的某种东西剖开来“逻辑”化,就算他条条是道,字字有理,你顶多只会送给他一句话:“你说的总是对的。”但你心中却在抵抗,你细微地体验到,言语中的事情和实际中的事情是有出入的,也许你不知道出入在哪,可是你知道不同,你知道生活已经被“他”的话所扭曲了,你觉得别扭,觉得添堵——你的感觉就像我昨天那时一样。

  所以我认为对待“逻辑”的态度仍需慎重。适当用之,不可放之四海皆准。切莫因逻辑损害了艺术,破坏了生活。喜欢一本书,就自己去看,莫以评论为准;喜欢一个人,就自己去爱,莫以他人之谈为准;喜欢一种生活,就全身心去拥抱,莫以分析为准。如此,我们才能完整体验。


12条评论:

◇ 谭湘源 2007-12-05 10:21 #12
你的联想果然丰富,不过,无论是最初拍照还是最后截图,我都没看出这怎么又来崇拜了。好吧,难道那是XX完成后满意的垂头丧气?

◇ 冰河 2007-12-05 04:23 #11
我看到这图片的第一感觉是这反映了藏传佛教中的男性生殖器崇拜意识……

关于逻辑,也有不少想说,明日继续

◇ ambivalence 2007-12-05 04:07 #10
其实很多东西在于它的美感。就拿政治学的学者来说,往往都强调自己的逻辑,但是却存在着两个极端。一帮人开始纯粹完技术,连我现在坐下来选择打开电脑再打开这个网页的过程他们都可以用数学模型把每一步骤解析出来。另一帮人当然就是那些政治哲学家了,越发沉浸于一种叙述的模式。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两帮人都“认为”只有把东西做成这样才最有美感。虽然两边都不会承认自己已经丧失了逻辑,但任何东西做到极至所追寻的都必然是美感,而非所谓的逻辑。

◇ vivien 2007-12-05 01:43 #9
嗯嗯~PP确实很不错~

◇ 谭湘源 2007-12-05 01:23 #8
呵呵,其实这些长得像麦子的是青稞。
当时我看到第一想法是食指的“我的一生是抽不出锋芒的青稞”,这一点和“麦芒”在象征意义上是相通的。

◇ 四月 2007-12-04 21:40 #7
图片好看,好像可以闻到麦子的味道~

◇ vivien 2007-12-04 21:02 #6
我讨厌逻辑~就像我讨厌那些有太多逻辑~或者一点逻辑都没有的男人一样~

◇ Yang 2007-12-04 12:02 #5
就在凤凰一名为翠翠楼的小酒吧里,和罗兰,晓非还有泥巴玩“猜骰子”的输赢情况看,貌似我也很没有逻辑。

◇ 谭湘源 2007-12-04 10:56 #4
没错,我是不关心前人是否说过的。我的表达并非学术意义上的,我只想说以更高级别的操纵逻辑来证明自己是强大的,这一点我不赞同;不论何种情况就能逻辑来分析肢解旁人,也不是我可接受的。

◇ 罗兰 2007-12-04 09:35 #3
旁注2:湘源说的中心思想其实可以归属到1960年代西方思想界与学界反科学主义的思潮,以后现代主义解构“科学”概念为旗手。当然,我这样说,不是想给湘源贴标签,而是想说,就连湘源自己想出来的思想也早就被学者们系统地阐述过了。所以说,学术对个体的压制是很可怕的,你很难提出什么新东西。这也就可以理解阿娟的痛苦了,她正在博士训练的妊娠期,苦苦煎熬,自然觉得还不够强大。
对于湘源来说,我行我素就可以了,学术管他鸟事。

◇ 罗兰 2007-12-04 09:07 #2
旁注:这位女博士名叫阿娟,是我们这个圈子里最没逻辑的一位,其位置相对于冰河在3p中的位置。

等她来批你吧,湘源:)

◇ 冰河 2007-12-04 02:39 #1
我这个人就很没逻辑……

添加评论:

称呼: 邮箱(选填):
个人空间(选填):
留言:

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输入左侧验证码:
*邮箱只有本文作者可察看,不会公开显示。    记住我

本博客最新日志:

本博客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