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关闭窗口

正在与服务器连接,请稍候……

[31] [8月命题] 家人
谭湘源 2008-08-21 18:11

据说牛顿名言“如果说我能看得更远些,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长久以来被误读的一句话。当时另一位科学家虎克认为牛顿光学方面的成就乃是大大受自己启发,于是给后者发了一封高调的信,信中有言“您已经事实上完成并修正了我粗陋的工作,而这些本该是我来完成”。结果牛顿回信就反讽了一下,说我就是站在你这样的巨人上面,实则虎克身材矮小兼又驼背。

扯这么远,其实本来是想用这句话开头说明家庭就是一生的起点,结果查出这么一段公案。不过如果说牛顿还是明里谦虚暗中带刺,那么我们从父母的臂膀上成长起来,就是无可辩驳的事实。对于我来讲,这个结论更加深刻。

我的父亲于建国前几年出生在一个小山村里,家中极穷,好在碰上了一位好教师,初中考到了城里的中学。毕业后没可能继续上高中,最后考到了远在广西湛江的一家气象学院,几年后分配工作的地点是在西藏的一个偏远地区的气象局——虽然一切在现在看起来并没什么耀眼之处,但我真想把我爸在家谱中为自己撰写的那段生平简介全搬上来。鉴于没征得他的同意,现在就引用其中一句:“新中国村里第一文人”。

一个世代农民、不凭借任何关系的孩子不仅吃上了公家粮,而且还接着当上了县级人大代表、气象局局长……这是个撑杆跳似的飞跃,而我成为这一跃的最直接受益者——妈妈说了:你是我们家唯一没吃过农村粮的人。十数年之后,我从湖南一个县级市考到了北大,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只是这一跳的另一个延伸。没有他之前的一跳,没有他的肩膀,没有他在当时那般变动的年月中全力营造的教育环境,我今天是否会坐在现在这个地方打这样的字,绝对是一个疑问。

然而我没能像他所期望的那样,继续将生活过得大众意义上的更好。最离谱的是,我大学毕业时连户口这种事都不放在心上,在学校放了一年后回家重新挂到他的户主名下。现在怎么想起来这都会成为他心中的一个标志,半辈子来在户籍制度内的拼搏、挣扎、荣耀,估计已没可能让他再认同小儿子的作为,甚至他不会觉得这是一种不经意,而是一种切实的失败。

然而我仍旧是在北京漂着了,他们的另外三个儿女,也全都在中国这片广大的土地上四处扎根,到如今没有一个留在自已的身边。这十年左右,留在当地的同龄孩子们纷纷成家立业、生儿育女,每年我回家都会碰到有新的同学让自己的孩子叫我叔伯,不知每逢看到此情此景,他们心中是否会偶尔泛起一丝心酸。

到目前为止,我在这件事上是彻头彻底的做失败了。更让我心生歉意的是,这些年来,他们从来舍不得麻烦我们。在很多人看来是儿女理所应当做的事情,譬如凑钱买房、置高价家具电器,一概不让我们插手。去年和前年夏天家中发大水,二老辛苦面对整屋污泥时,愣是没有给我们四个打任何一个电话,直至我们看到新闻纷纷回拨。上个月我把妈妈接到北京来住,才一周时间她就要回家,我觉得她住着玩得都挺开心,晚上聊天也屡屡尽兴,但想多留住几天也不行。后来跟大姐电话,她说一定是怕耽误我们做事,我才醒悟过来还是大姐更加理解他们。而爸爸数次催过我考公务员、上研,面对我的油条虽然无奈但也从不强求。

这次罗兰提出做这个选题时,我才试图考虑为何他们会有这样的做法。我想,最大的原因,可能是他们也“跳”过,知道“工作在外”的酸甜苦辣。爸爸毕业后有二十年在外工作,妈妈前十年在家,后十年也跟去了工作,家中的那份遥远却实在的牵挂、那份责任的负担,我想他们比我们体验得更深刻。一生不求于人,更不愿意为子女添麻烦,这就是我可敬的父母。

孩子一生都在向父母借债,有的人借到老,有的人不及时还,都是一路货色。我感到愧疚,发文后就要好好工作,努力赚钱。


4条评论:

◇ 老爷 2008-08-28 09:47 #4
3P里,我最受用的就是老潭的文人情怀。
在你的短文里,“力透纸背”的不是事实,而是心底的那一点柔软。特别感动我。
按理说冰河写自己的残酷青春期,谈早殇的女友,更应感动我。也确实感动了,但那是《南方周末》式的触动,而非内心深处的共鸣。

◇ 冰河 2008-08-26 03:47 #3
我觉得这就是罗老师案头那本书里面提到的代际分裂,只有极少数的家庭不会遇到,因为双方都能洞悉社会的本质,与世界的变化。
上次在写专题的时候,我就深切意识到这个问题,而且糟糕的是,这种分裂已经越来越早了。

◇ 罗兰 2008-08-22 08:13 #2
你别自责了,我也好不到哪去。我父母最希望我做的事,我一件都没有做。找工作、找老婆,我都走的是自己的路子,都是他俩无法理解的路子。

这次我父母来津之后,我估计他们再也不愿意来了,除非等到有bb。而我也不愿意回川……

只希望他们自己把身体保重好。

◇ Yang 2008-08-21 20:42 #1
亲情,永远是个感人的题材。

添加评论:

称呼: 邮箱(选填):
个人空间(选填):
留言:

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输入左侧验证码:
*邮箱只有本文作者可察看,不会公开显示。    记住我

本博客最新日志:

本博客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