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关闭窗口

正在与服务器连接,请稍候……

[10] 忍者掏出了他的神龟
罗兰 2008-05-05 10:24

  昨晚看了《老无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en),彻夜难眠。杀手与猎人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恐怕日后这两个银幕形象会成为标准,类似的人物塑造直接引用《老无所依》就可以了。
  有意思的是,《老无所依》却让我想起最近读的一本书《中国XX学》。作者是个搞苏联的左派,过去在东北,后去苏联访学,苏联解体之后作者失去学术依托,辗转回了家乡杭州养老。
  看完之后,无语。这些年,这些人真是被彻底边缘化了,需要狂吠才能引起他人的注意了。很有才华的人,可惜基本上是热情有余,学力不足。其实观点立场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表达立场论证观点的方式与技术手段。我可能完全不认同科恩兄弟的观点,可他们精湛娴熟的电影技巧却真的让我深切体会到那种no country for everyone的凄凉,杀手的冷酷让人刻骨铭心,猎人与警察的无能为力更让人感同身受。相比之下,《中国》一书却显得粗糙不堪,逻辑混乱,情绪宣泄像断腿螃蟹一样四处横向。作者的许多意见还是颇有启发,可他粗鄙的学术修养却伤害了他为数不多的清醒洞见。拿着《中国》一书与他所要批判的国外IPE著作相比,简直就是独轮车与奔驰宝马的区别。更讽刺的是,书的勒口处还介绍说“该书文笔生动,行文摆脱学院派的影响,贴近生活”。我想文笔最生动、生活最贴近的应该是色情小说 ,抑或是我这种狗屁杂文,而不是此类大谈国计民生的学术著作。就算不严肃、不规范,也得逻辑严谨,论证有道。显然,与作者标榜的要建立中国XX学的远大政治理想相比,该书在方方面面都滑稽得可爱。
  相比之下,琪轩前一阵疯狂转发的崔之元的东西则厉害多了。你可以很右,也可以很左,但你提交讨论的东西得有逻辑、有论证。也就是说,东西必须相当精致,能让支持你的人有路可循,也能让反对你的人认真对待,而不能是一岁小孩断奶时的咿呀胡诌,让人懒得理睬。当左派也得做个地道的左派,而不是信口雌黄理智压不住情绪的左派。只有两只狗打架才看架势大小,学者争论还是得看学力与素养。
  这样看来,从《中国XX学》到《老无所依》,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咱们年轻人更要忍住脾气,踏实耕耘,最好不要再顺顺便便拿这么粗糙的东西出来吓人了。


5条评论:

◇ 亭山樵者 2008-05-07 18:43 #5
貌似是拍成电影了,不过没看,嗯,有时间看看。

◇ 罗兰 2008-05-07 18:32 #4
《霍乱时期的爱情》已经拍成电影了。

◇ 亭山樵者 2008-05-07 13:22 #3
突然想起孔老夫子说过的文字的作用:兴、观、群、怨。
写作手法应该是保证写作质量的基础,如果只是抒发下感情和个人感受,我想,出书就免了吧。既然是学术性的文章,内容和作用不言而喻,论著不是给自己看的东西,随便拿出来吓人就不好了。
反之,没有思想,只有手法,文章充其量是个闲适读物,称不上著作的。就像那句话:给你把斯特拉迪瓦里,你也成不了帕格尼尼。
记得读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时就深有感触,佩服老马的写作记忆,更佩服他文字间闪烁的思想。
现在貌似出版物都太商业化了,满书店充斥的都是×××推荐,记得买的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很好的书啊,一世界著名作家,后面居然是莫言的推荐语,不是咱说莫言不优秀,我只是希望这样的噱头能少点。好书不是名人推荐的,好书是千万读者自己说了算的。
所以有时,我在书店里时,宁愿躲在角落里看些没有“名人”的书,躲避商业化的快餐。

说远了,抱歉哈~~!

◇ 谭湘源 2008-05-05 19:43 #2
其实很多世事可笑的关键之处都在于:一个人为什么不能正确感知外界对他的评价是什么样的?阻碍他错误感知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你以前说的“扯淡”,也是如此。总之,知人还算易,知己太难。

◇ 冰河 2008-05-05 16:52 #1
其心正,其文也正。用记者的职业语言说只要写作之前能尽量保持客观中立冷静,那么文字就会耐得住大众的考验。可惜过去那批人脑袋里面有太多意识形态的东西影响,一张嘴就不自觉流露出街机斗争的味道。虽然有一些具备价值的东西,却被满纸的狰狞掩盖了

添加评论:

称呼: 邮箱(选填):
个人空间(选填):
留言:

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输入左侧验证码:
*邮箱只有本文作者可察看,不会公开显示。    记住我

本博客最新日志:

本博客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