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再见胡舒立冰河 2009-11-09 20:46刚刚看到消息确认,胡舒立正式辞职,她离开了她一手创办的《财经》,现在还不知道下一站的方向。
我有些伤心,不知是否是个巧合,正好下个月我也就满了30岁,无论是对胡舒立女士,还是对我,都可以说一个时代结束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财经》都是我最喜欢的中国杂志,没有之一,是最喜欢的。那个时候大学刚毕业,在互联网上和人动不动打的不亦乐乎,却总是输多赢少。犹记得在龙的天空网站和几个台湾同胞争论大陆经济问题,虽然我是学经济出身的,却被驳的哑口无言。后来忍不住把郁闷和我人生的第一个领导说了,他是北大数学系的硕士,笑一笑对我说,“我早发现你有这个问题了,你的知识面很宽,基础也算比较扎实,记忆力理解力都很出色,感觉敏锐,但是最大的也是最糟糕的问题在于——你压根没有逻辑,四处乱窜,如果是理论,你怎么论的过人家知识体系严谨的人呢?你当然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好吧,我就此无话可说,也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了。时建新(就是我的主管)建议我多读《财经》和《IT经理世界》,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和逻辑能力。于是我就此开始读《财经》。一直读到现在。一团浆糊的脑袋就这么慢慢清晰起来。
关于胡舒立女士和她的《财经》,赞扬的话我不想再重复。她的新闻专业主义和勇气,实在是这个时代新闻工作者的楷模。我只想说一说她的离去,在我们这个号称媒体越来越开放的时代,真是一个吊诡的事实。
不知是否是巧合,传出《财经》团队四散,胡舒立即将辞职的时刻,却是“世界媒体峰会”在北京召开的时刻。我这等小虾米自然是没机会过去开眼界,不过用大脚趾想想也能猜出各方面人士大概的论调,无非是什么国内日渐走向世界,国外要求中国媒体开放之类的废话。然后宾主哈哈哈哈尽欢,慢慢的谈6条件。在这个时刻一向专注于新闻专业主义的胡舒立不得不离开《财经》,倒也说明了一些现实: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如此绝对的新闻专业主义,都是不怎么为掌权者所容的。
很多人都说胡舒立的离去,缘起于《财经》采编团队无法从杂志日益增长的效益中获得应有的收益提升,胡舒立不忿于她的团队总是过这种穷日子,于是才有谈判不成群体离职。但根据我的了解,即使存在这种因素,那也是非常不关键的因素。要知道在《财经》如果能坚持工作一两年,获得的可不仅仅是工资和稿酬,那里是新闻人真正的学堂,能极大的压榨出一个人的潜力。即使离开,到别的媒体无论是管理职位还是采编职位,在专业上都不会有任何障碍。这种收获比什么股票期权都有用。当年和几个朋友聊天,就曾经说过,如果《财经》肯招,哪怕每个月就够吃饭租房,走路上班也要去。哥几个都点头深以为然。即使放到如今,在胡舒立的麾下工作都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大钓钩,至少对我如此。而且据我所知,《财经》的编辑月收入基本保持在10000上下,记者的收入随发稿量变动,但也大体少不了太多。这收入对于大款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北京的城市工薪族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更何况他们有其他工作所无法享受的尊严。
胡舒立离去的真正原因,源于其背后投资方——联办对于杂志采编制作越来越多的干涉。自2007年的《谁的鲁能》、《内部人关国亮》等触动更多隐秘问题的文章刊发之后,《财经》所受到的采编干扰就越来越无法抑制,而此前联办对杂志的内容基本放手,全由胡舒立掌舵。鲁能事件涉及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中的金融黑洞,原新华人寿保险总裁关国亮的问题更是牵涉极多,这些事情被捅出来之后让很多人胆寒,加上2006年《上海社保:危险的投资》一文带来的上海社保风暴,胡舒立这个“中国最危险的女人”终于让一些人坐不住了。2008年开始种种对于采编的干扰接踵而至,只是由于奥运的需要不是很明显。2008年末开始越来越多,高峰出现在7月,前往新疆采访混乱事件的记者因为言行失误,被当地警方羁押并被强制遣送回来,导致负责此类采访的法治报道组差点解散。我不是确切知道他们是如何度过这个难关的,只能说是侥幸吧。随后的吉林通钢人命事件,虽然《财经》记者第一时间派出了记者,但内部审核通过的稿子却被强制压下,使得《财经》对国内重大事件出现了罕见的失声。虽然稿子在下一期稿子还是发了出来,但是裂痕已经出现,无法弥补了。
再往后,就没法说了,争执,谈判,不成,散。
胡舒立的《财经》时代,或者说《财经》的胡舒立时代,就此结束。因为这不像南周几经起落,却总有一些骨干坚持着把精气神流传下来。这次《财经》是基本的一窝端,没什么可以遗留下来的。作为一个同行,我深知,这是没救了。
我不知道胡舒立的下一站是哪里,也不知道传说中的《财经新闻周刊》是否能成活。我只知道,这么一番折腾,那个向往新闻专业主义的《财经》是真结束了。也许它在财经金融上还是足够专业,但是缺少了新闻的脊梁骨。对于定位于精英人士的杂志来说,这种变化是无法糊弄过去的。
但无论胡舒立能否有下一站,能否继续拿起她的笔写新的刊首语,我都敬仰她,并尽力跟随她。她在我近十年的阅读生涯里教会了我很多东西,不仅仅是那些专业的知识,也带我入行。我相信,很多年以后,她和这十几年的《财经》,会被后人铭记,如同我们现在铭记邵飘萍、林白水、范长江、萧乾、浦熙修……时间是无法欺骗的,它终会给那些人和事应有的评价。
再见,胡舒立老师,再见。我真心的希望,能在新闻领域再见到你。
(请勿转载,看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