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variable: sArAuth in /data/home/bxu2342120002/htdocs/thinkingin/inc_display/archive.php on line 75 Notice: Undefined variable: aBlog in /data/home/bxu2342120002/htdocs/thinkingin/inc_display/archive.php on line 76 那些船 - Thinkingin: 3P - Thinking In
点击此处关闭窗口

正在与服务器连接,请稍候……

[96] 那些船
冰河 2010-12-13 04:38

我出生成长在一个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别说海,连湖都很少见,所以虽然很早就认识了“船”字,但是什么是船,坐船又是什么感觉,一直都从无得知。至今说到坐船,也只能从骑骆驼的感觉来类比一下。因为我说的坐船,不是在上面停留一会,而是要在上面生活一段时间,感受白天黑夜,雨雪风吹,才算是真正的感触和记忆。

这样的要求太高了,所以对我乃至大多数人来说,船的感觉怕是要通过电影来感受了。虽然依旧是不完整的,但是也能有一些不一样的记忆。

我印象中,最早的印象比较深的电影,是一部叫做《巴山夜雨》的电影,吴贻弓导演,张瑜、李志舆主演,里面还有个眼睛很大很亮的小姑娘叫做茅为蕙,是我在儿时见过的最漂亮的女孩子。她拿着蒲公英轻轻一吹的画面,让人历经多年而不能忘,充满了诗意。

的确,这是一部充满了诗意的电影,尽管是讲述文革中的事情,但与当时很多偏向伤痕派的电影不同,这部电影非常有诗意,除了有个从古诗化出的名字之外,男主角李志舆也有一种目前已经基本绝迹的古典文人气质(濮存昕有一些,但他演国家干部,又担任北京人艺的院长,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这一气质),后来他还演过一代美术大师徐悲鸿的启蒙老师王维克,一样很有感觉。张瑜当时好像还没演那部著名的《庐山恋》,不那么青春自然,但是在这部电影中也因为这种气氛而让她变得不那么凌厉,尽管她演的是一个革命小将红卫兵。但她对于自己押送的反革命分子李志舆不断反思,最终放弃任务,放走了他,让他和女儿团聚去了。这真是一个美好的结局。而这一切都发生在一条船上,在长江上航行,看着两岸的山峡,听着历史就被传诵的猿啼,经历着穿上三六九等人群的家长里短。一切充满了生活气息,却又满含诗意。以至于最后的那个结局都顺理成章,因为诗就是让人心存美好的,尽管那个年代并不那么美好,但我们希望看到这样的结局。可惜的是当时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不过四五岁,除了深沉的轮船汽笛声,更多的印象就是小姑娘的大眼睛了。后来虽然在网络上一再重温,但没有大银幕的观感,实在遗憾。导演吴贻弓后来还拍过一部同样充满诗意的电影《城南旧事》,可以说是老北京留给现代人最后的美丽印象。

中国的电影,关于轮船的我就基本没有记忆了,至少一下想不起来,有部电影叫做《没有航标的河流》,但是发生在木排上的事情,算不得船。所以更多的关于轮船的电影,都是国外的作品了。


国外的关于轮船上发生的故事,印象最深,也是最大众化有共同语言的,一定要数《泰坦尼克号》了,不是那部1976年的老版,而是詹姆斯·卡梅隆的那部“世界之王”。当时我正读大学三年级,属于有闲也有点钱的阶段,用这个片子约姑娘去看,基本无往不利,但每次我自己看的比姑娘还认真,大概因为那一刻我比身边的姑娘更感性吧。莱昂纳多有多帅对我没杀伤力,露丝的那个裸体对已经经历AV启蒙的我来说也是小菜,但我就是沉湎于其中的青春、挣扎,勇敢、牺牲……那段没有留存于史册的爱情啊,让这艘船沉的无比痛心。而那句“我赢得了这张船票,这是我一生最幸运的事情”,让人感觉,坐船可能是改变人一生的事情。也许是去死,也许是去幸福。唯一煞风景的是有个和我一起看电影的姑娘,最后看到那颗海洋之心掉到海里的时候,尽管鼻涕眼泪一大把,但仍旧不忘来一句“呀,真可惜”,让我顿觉此女太俗,连和我上床都不配,于是出了电影院尽管她很有意思一起去吃饭开房什么的,但我借口要写作业,直接就走了。外经贸大学的妹子果然很商业。

《泰坦尼克》的影响太大,可以改天再说。另一部让我印象深刻的电影,是一部美国老电影《海神号历险记》,这个也有老版新版之分,新版是沃尔夫冈·彼得森的作品,他的代表作是《从海底出击》,很不错,但这部电影他彻底走了麦城,水准距离老版差了不止一星半点。老版的导演好像是罗纳德·尼姆,主演是基因·哈克曼(看过《法国贩毒网》、《国家公敌》的人应该记得这个老家伙奥斯卡影帝),他演一个五大三粗,会说粗口的牧师,带领一票遇难者从一条被掀了个底朝天的游轮中找到一条生路。一路上各种灾祸不断,小分队的人不断减少,直到最后一步,他要去绝地关上阀门,在抓着阀门松手之前,他做了最后一次激昂的布道,让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坚持到了终点。整个电影可以说剧情曲折,峰回路转,不过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除了牧师之外,还有一个胖老太太,从电影开始她就不断和自己的老伴夸耀自己是当年美国游泳奥林匹克选手,身手如何了得之类的,看着她的腰围臀围没人相信这一点,她的老先生也只是笑着应付两句以免让她心脏病发作。不过当牧师在一段水底通道探路,被绳子缠住的时候,老太太勇敢跳下水,将牧师解救出困境。当她和牧师上到通道那头,人们终于可以为了她的游泳技术而赞美她的时候,她因为心脏病发作,靠在墙上再也没有起来。老先生老泪纵横,留下来陪她,不走了。这部电影至今我只看过一遍,但对这段记忆尤其深刻,从头开始两位老人似乎就是拖后腿的角色,但关键时刻他们的闪光让这部电影显得异常充实美好。

最后一部关于船的电影,就要数《海上钢琴师》了(其实我想再算上一部好莱坞钻石王老五乔治·克鲁尼的代表作《完美风暴》的,但那是一部纯爷们的电影,从头到尾就是几个男人向着风暴挑战,试图逃出生天,虽然最后还是败了,但扔激动人心。这部充满了海明威风范的电影很对我胃口,只是没有多少女人戏,放这里施展不开,所以算了,有机会再说)。这部朱塞佩·托纳托雷的电影,是他的《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三部曲中争议最大的一部。很多人为了1900的选择而不解,觉得他怯懦,没有勇气面对生活的挑战。但我觉得他在船上那么多年,见过人世间无数美好和丑恶的东西,其实不是他没勇气面对陆地上的生活,而是不肯放弃自己手上的美好。这种选择无可厚非,因为他现有的选择从属于他自己的心,而且即使到了最后,被炸上了天的一刻,他也没后悔,我觉得这就足够了,没必要非要按照大众应有的那种逻辑来选择。不过我觉得这部电影里,除了这个传奇的钢琴师之外,还有很多非常出色的人物,比如收养了他的那个黑人锅炉工,憨厚温暖善良。那个惊鸿一瞥,让1900动心下船的姑娘(让我也很动心啊,真美)。那个看上去势利刻薄,但最后将小号还给max的的乐器店老板。当然最出彩的配角算是胖子小号手max,这个人仿佛上岸的1900,甚至有人说1900实际就不存在,只不过是max为自己幻想留在船上的幻影。从他上岸后的落魄和无依来看,的确仿佛看到了1900如果上岸可能面对的生活。不过他还是上岸了,而且他热爱音乐却又足够世俗(比如斗琴打赌的那段),对朋友非常忠实,有信义(他从乐器店老板那里借回小号,最后如约奉还),让人觉得他口中的1900的确存在,他的悲伤也是扎实而有感染力的。这让1900更加真实可信,让人惋惜。有这么好一个朋友的人,肯定也是个好人。好人却那么固执,宁肯随着这条伴随自己一生的船上天堂,以身相殉,这实在是一件遗憾而悲伤的事情。

船的电影记忆说的差不多了。其实对于我这个基本没做过船的人来说,船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船这个载体,带着人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见证无数岁月流逝、悲欢离合,仿佛老舍先生笔下的《茶馆》一般充满魅力。那些在摇摇晃晃,涛声阵阵中发生和消逝的事情,才是最动人心魄的。特别是对我这个最近不断变换工作,又不断四处旅行的人,这种不确定却永远有期待的感觉,非常适合心意。所以在又一次看了一天电影之后,我留下这段文字,以纪念我这段动荡不安的日子。我希望我的未来,纵然不是喜剧结尾,但终能有一些难忘的回忆,以配得上我这乱七八糟的一生。


5条评论:

◇ 生铁 2011-01-08 22:02 #5
这是别人约稿吗?

《巴山夜雨》,好怀旧啊……在这几年,特别是前4、5年,我每次出片的晚上,都打开优酷,看这些老片。周围的同事有的还在工作,有的已经没事了,而外面已经很晚了。这种时光是让人上瘾的。

◇ 冰河 2010-12-13 14:44 #4
不是志得,的确是没情趣,如果你在一周内约3个妹子看电影,相对一比较是会有这样的感受。单独一个妹子可能也就忍了。不过现在想想,女人对闪闪发亮的东西都是没有免疫力的,我还是要求过高。
这篇文字只是为了让自己这段时间一直晃荡的感觉沉一下,写一点自己有幸福感的东西,我昨晚又温习了一遍《海上钢琴师》而已

◇ 谭湘源 2010-12-13 12:29 #3
另外你是我们3个当中隐藏文章最少的一个,祝贺你数字上的第100篇。

◇ 谭湘源 2010-12-13 12:25 #2
“让我顿觉此女太俗,连和我上床都不配,于是出了电影院尽管她很有意思一起去吃饭开房什么的,但我借口要写作业,直接就走了。外经贸大学的妹子果然很商业。”你这段真是充满了志得后的胡说八道呀

◇ 罗兰 2010-12-13 09:19 #1
你终于又开始动情了。

添加评论:

称呼: 邮箱(选填):
个人空间(选填):
留言:

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输入左侧验证码:
*邮箱只有本文作者可察看,不会公开显示。    记住我

本博客最新日志:

本博客最新评论: